九龙洞景区位于铜仁市主城区东17公里处,由观音岩、莲花寺、九龙洞等景点组成,背靠巍峨苍茫的六龙山,前临碧波滔滔的锦江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九龙洞是一处大型的天然喀斯特溶洞,广大恢弘,宽70多米,最宽处达米左右,高30~米不等。现已探明部分洞长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洞内有7个大厅,已向游人开放4个大厅。洞内单是石柱、石笋就有数百根之多,30米以上的石柱有8根,20米以上的有6根,10米以上的有18根,还有一根高达44.71米,直径约为16.4米,号称“天下第一柱”。另外,还有一条地下暗河。各厅洞中有洞,洞内厅厅相连,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等漫布各厅各洞,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景象万千。
地处百余米远处的山崖上便是莲花寺(又名莲华庵、天台寺)。据碑文所记,元明时期已有佛家弟子在莲台峰崇佛,上莲台峰,先达莲花寺。由莲花寺上,经两道山门,至一线天,此处有观音阁,前行至通幽峡,再进钻天洞,过奈何桥,方至舍身崖。通幽峡、奈何桥、舍身崖三处皆为绝险处,胆小者不敢擅入。
在山脚的锦江岸边是骂龙溪少数民族村寨,有几十户人家,多人,90%以上是侗族。骂龙溪村民的饮食习惯独具民族特色,普通喜食辣椒和酸味,其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能贮藏数十年而不坏。
年,九龙洞景区被贵州省列为首批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同时也是铜仁市众多溶洞中最先开发之地,被收录入《中国名胜大辞典》,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年被列入贵州省个旅游景区建设名单。
典故传说
九龙洞的由来
传说因孙悟空拿走定海神针后,东海龙宫从此不得安宁。龙王敖广遂带着龙婆和六个龙子、一个小龙女共九龙,逆长江而上,由洞庭湖,前行至锦江河岸,见半山有一口幽深的山洞,胜似天宫仙境,便在此洞住了下来。这个洞因有九条龙居住于此,故名“九龙洞”。
美食推荐黔东酥肉
主料:去皮五花肉(或里脊肉)克。
辅料:姜5克,葱3克,面粉50克,鸡蛋4个。
调料:菜油、精盐、鸡精、花椒粉、甜酒、芡粉适量。
制作过程:
1、五花肉(或里脊肉)切成10至15厘米长的条,加姜、葱汁和花椒粉、甜酒汁入盆腌制30分钟后挤干水分。用鸡蛋、面粉、芡粉、水、精盐调成稀稠适度的糊。将腌制好的肉条放入糊中挂匀待用。
2、锅上火下菜油烧至四成热,将挂糊的肉条放入炸黄定型捞出,待锅中油温升至6至7成热时再下锅复炸成金黄色,至香、酥、脆时捞出沥干油即成。
3、可改刀撒上花椒,以凉菜上桌,也可作火锅、汤菜、炒菜、蒸菜的配料,烹制各种佳肴。
特点: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香脆可口。
技术要领:1.五花肉三分肥七分瘦,先腌制入味;2.调糊用水、蛋、面粉;3.分两次炸,控制好火候,粘在一起的要扮开,去掉毛边。
(制作人:万式元曾令昌文:刘其松张文全图:杨国胜杨昌朴)
黔味小炒肉
主料:带皮五花肉克。
辅料:青辣椒克,蒜苗克。
调料:酱油10克,精盐10克,鸡精5克,胡椒粉5克,料酒10克。
制作过程:
1.将带皮五花肉烧皮刮洗干净。肥肉与瘦肉分切开。肥肉切成4厘米的长方形薄片,瘦肉切成薄片,用盐、胡椒粉、酱油、料酒腌渍2分钟待用。
2.炒锅置小火上,放熟猪油5克,下肥肉炒至出油,再下瘦肉片、蒜苗、料酒、酱油、青辣椒调味合炒,起锅装入碗内即可。
特点:具有浓厚的蒜苗香味,农家特色。
(文:丁成厚图:龙云清)
审核:孔志军
编辑:龙华荣
校对:王丽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renzx.com/trfz/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