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扎根碧江扶贫干部的事,被人民网关注

发布时间:2024/1/29 13:31:35 
近日,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刊发了《你是一道光》扶贫人物系列报道——“八零后扎根贵州碧江打出“三张牌”兴业富农”一文,对碧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孙道寻的扶贫故事进行了报道。编者按年是脱贫收官之年,在决战攻坚的前线,那些奋斗在基层的扶贫人以他们的行动和信念为武器,向“贫困”发起了总攻。他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之路,也照亮了人们的心。面对扶贫这样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他们有什么想法,又是如何解决了一个个困难,完成了自己使命?人民网扶贫频道记者进行了采访  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青山巍巍水缠绵,武陵之都正巨变。绿色发展走在前,创新拼搏实干先。”年末,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孙道寻在碧江古城拆迁改造,旧貌换新颜后,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打油诗”。彼时,他已在碧江区挂职工作满一年。  碧江区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是武陵山扶贫规划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市之一。年10月,接到赴贵州挂职的任务时,从来没在异地工作过的孙道寻,也曾有过犹豫。  作为一个在昆山“土生土长”的八零后,孙道寻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家乡工作,任昆山张浦镇镇长。初到碧江,他经历了很多不适应??气候不适应,特别潮;饮食不适应,特别辣;语言不适应,特别“绕”;下乡不适应,特别远。孙道寻坦言:“开始的时候难免心里有点难受,但必须主动去适应环境,并且尽快地融入环境。”  扎根贵州,帮扶碧江。孙道寻和同事们相互鼓励,渐渐地适应了贵州的山水地貌,听懂了“铜仁普通话”,也适应了碧江的工作环境。两年半来,通过打好“三张牌”,孙道寻所在碧江区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满意度97.64%的成绩,顺利通过考核,实现“出列”。  图为孙道寻(中)走访陈家寨贫困户,了解贫困户家庭和收入情况    项目牌产业+电商携手带领黔货“出圈”年,碧江区还有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落实扶贫工作,孙道寻走遍了挂钩联系村所有的村民小组,摸清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  在走访漾头镇时,孙道寻得知葡萄上市季节的滞销问题,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为此,他把原来工作过的张浦镇上的食品企业引入碧江,让合作社与企业合作种植蓝莓,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这些蓝莓基地的年利润都归合作社,然后按“”模式分红,60%归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归村级集体经济,剩下的20%进行再投入。目前,当地合作社共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其中43户人获土地流转费5.52万元;人获劳务费17.3万元。  为了带碧江的农产品“出圈”,孙道寻还引入“大数据+电商服务站点+市场”模式,紧密链接碧江与昆山的市场。目前,碧江已建立了从村、到镇、再到区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多个农业大数据和物流公司正在筹划为碧江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物流体系。昆山“昆意浓”、“邮政与你有约”等电商平台正在积极帮助碧江推行线上销售,碧江农产品“出碧进昆”等项目也成功助推了“黔货出山”。  感情牌“精准结对”助推扶贫细致到每个家庭两年多来,孙道寻白天干工作,晚上到贫困户家里帮扶,虽然辛苦,但他对碧江的感情却越来越深。  “这里的老百姓特别淳朴,每次到村里和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他们总会问我‘饭吃了没’、‘到家里搞个饭(到家里吃个饭)’”,面对碧江人的热情,孙道寻直言“特别感动”。  孙道寻的家乡昆山与碧江尽管相隔多公里,也在结对帮扶过程中,愈加频繁密切地交往起来。数据显示,通过结对帮扶,今年碧江争取到了各类帮扶资金多万元,涵盖项目27个。  昆山对碧江的精准帮扶已经顺利深入到了各个角落,从县、到乡镇、再到村,最终甚至落实到了两地的家庭之间。去年,昆山发动了名党员干部群众与这户贫困家庭建立结对关系,捐助的结对帮扶资金超过万元。目前,碧江区已经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清零”工作。  孙道寻表示,今年精准扶贫的工作还要进一步推进,要鼓励更多商会、协会、志愿者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及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等,广泛参与到社会帮扶结对之中,进一步扩大结对面和帮扶范围。  图为孙道寻(右二)走访坝连村村民小组,与退伍老兵交谈,了解危房改造情况。    组合牌“组团帮扶”遍地开花彼此契合有共鸣怎么将家乡昆山的一些先进理念和项目带到碧江来,怎么将两地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一直是孙道寻在思考的问题。  乡情、风情、民情的差异,是摆在孙道寻面前的现实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地去寻找契合点、结合点和共鸣点。”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昆山缺工和碧江劳动力就业难问题。这两个“问题”,成了孙道寻推进组团对口帮扶的切入点,他主动收集昆山大型企业的用工需求,通过包机、包专列的形式,向昆山输送了碧江名新就业的劳动力,其中名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通过动员各行各业,昆山与碧江进行组团帮扶的模式,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成功。在教育方面,昆山与碧江实现了55所学校结队全覆盖,其中被帮扶的铜仁(碧江)八小,综合评估从全区垫底上升为全区第三。  医疗领域,医院在昆山的重点扶持下,今年初医院的验收……  两年多夜以继日的工作和走访,让碧江成为了孙道寻的第二故乡。过去不常吃辣的他,已变得“无辣不欢”,每次节假日回昆山都必须打包好辣酱带回去。如今,这个八零后皮鞋西装穿得越来越少,球鞋和夹克穿得越来越多,下乡走访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双鞋。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昆山人,如今孙道寻在与人聊起碧江时,总会说“我们碧江”、“我们那”……(来源人民网)  碧江融媒体中心整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renzx.com/trfz/9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