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于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近年来,万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55.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列全省城区(共15个市辖区及3个县级市)第二;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71.2亿元,是年的2.8倍,同比增长11.1%,增速列全省城区第一。
以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由黑向绿”转型。打破常规发展新型工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填补全省新能源整车制造产业空白。建成朱砂产业园,推动工旅一体化运营,规模以上朱砂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达6亿元。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8.3亿元,是年的1.9倍。挖潜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依托矿区历史文化,将废弃的汞矿遗址打造成以山地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原汞矿废旧生活区打造成为影视基地,实现变废为宝。建设旅游观光带,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年万山区入选全国旅游标准示范单位。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广“农业+”模式,年新完成食用菌种植面积亩,实现产值约2.2亿元;新建成精品水果基地亩,总规模达5.9万亩;新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亩。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狠抓汞矿修复和尾矿库治理,做好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深入开展环保执法“风暴”专项行动,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9%。
万山区朱砂工艺产业园
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后的木杉河湿地公园
以开放发展推动城市“由滞向兴”转型。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书院文化、夜色经济、娱乐经济等新业态。建成大数据产业园,年产值达50亿元。建成电商生态城,与贫困村签订农产品产销合作协议,年交易额达5亿元,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持续提升城市形象。开展城市建设大会战,累计投资88亿元建成12条主次干道,形成“四横四纵”城市路网。深入实施城市提质升级工程,加快新老城区景观改造建设,城市品质品位极大提升。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质行动,深化“街道责任化、城管网格化、环卫市场化、市民文明化”管理。截至年底,万山区城区面积扩大到23平方公里,是年的2.1倍;市场主体户数同比增长21.5%,增速列全省城区第一。
城市建设管理提质行动后的谢桥街道
以共享发展推动群众幸福指数攀升。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城区最好地段、最好位置规划建设承接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7个,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为搬迁群众搭建就业平台。严格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制度,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新建和改扩建学校所,累计建成人饮工程处,实现建制村%道路通畅,帮助2.6万户农户改善居住环境,切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年,万山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元、元,较年提高了80%、%。
组织开展传统工艺技能提升培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renzx.com/trxw/8491.html